剧本介绍:复盘公众号:165俱乐部
《北宋奇案·汴京》剧本杀复盘故事简介
一段北宋时期耻辱的历史,两个南宋同朝为官的叔侄, 三位曾经纠葛种种的帝王,竟与那四起未曾结案的密室 斩首案,深深牵扯。而那尘封于汴京城下的秘密,亦随 着它的陨落,或被深埋,或欲出土….…
《北宋奇案·汴京》剧本杀亮点:
不同于灰烬以往擅长以点破面的诡计风格,《汴京》是以本 格密室为面、长逻辑推理为底的案件风格。案件推理内容主 要以谜面整理、破解诡计、逻辑串联为主旨,并以严丝合缝 的长逻辑链条排除所有可能性,找寻深藏在卷宗中的唯一真 相。
《北宋奇案·汴京》剧本杀测评
《北宋奇案:汴京》目前是我打的本格推理本的TO
整体来看,需要盘4个案件,但是,这4个案件并不 是独立的
一是这几个案件之间有逻辑联系,如果少了任何一 个,其余的案件都无法完成
二是这几个案件背后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支撑,虽然是 野史,但就当小说看,故事本身也足够精彩
故事精彩,逻辑完整,对于玩家而言更加重要,这就 保证了推理过程不会像《诡计患者》,《无人循环》 那样干巴巴的,
当你在盘一个案件的时候,总有期待,案件中出现的 人物,放到整个故事背景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接下来他们又会对整个北宋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你每盘完一个案件,就对人物(汪东老佛,康王等 等)有了一层理解,然后你就会期待破解隐藏在他们 身上的那些事情,
又会兴致勃勃地推下去,整个过程可以说全程无尿 点,也不会出现因为脑子动太多而犯困的情况
纯本格案非常难写,但是作者还愿意去挑战自己,去
尝试
本格案难写的原因是,案件的逻辑很难设计,你如果 像《采葛计划》那样,引入一些离散数学的知识,比 如 nim 博弈,会导致理解成本太高
如果不引入一些逻辑学背景,又会让剧本逻辑过于简 单,该如何做平衡呢?
这可以参考《北宋奇案:汴京》中地牢案的设计
这个设计类似做数学抽象,比如甲从A到B所用的时 间是确定的,那么现在给你一些事件,每个事件耗时 1分钟或者2分钟
问如何选出一些事件填满这个区间,使得A到B的时 间恰好用完?
这个问题就相当于,给你一个区间[A,B],然后你有 一些线段[a1,b1],[a2,b2],每个线段长度为1或者 2,你要选出一些线段填充这个区间
使得线段恰好覆盖整个区间,并且线段和线段之间没 有重叠的地方
这个设计可以说非常精彩,那么你要选哪些线段呢? 这时候就可以设计案件,附加条件,对线段加以限 制。
另外加一些奇偶性讨论,可以让整个推理过程非常丝 滑
案件难度基本上也是循序渐进的,这些案件设计也有
很多亮点
破冰案件:动线密室
鲁氏匠铺案:
几何设计,动线密室
马儿出入时间,相当于一些限制条件,油纸伞设计的
很绝
天牢案:
时间诡计,几何设计
地牢案:
时间诡计,上面已经提到过的,类似线段覆盖问题的 设计
章府案:
这个非常绝,需要大家开很多脑洞
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密室,这种问题怎么破解呢? 排除法,哪里有守卫,哪里就一定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本格设定,在给出案件的时候, 是完全没有叙诡的。
不像有的本,用了稻草人谬误,就是发生了案件,然 后呢?试图通过叙诡,让玩家讨论一些完全不相干的 事情
案件描述无叙诡,这也是这个本出色的地方。
整个打下来,非常舒适,完全可以就事论事,就按纯
逻辑的方法来推
排除法,枚举法,尝试假设法
这3种最常见的方法,用在这个本里,是可以很好破 解4个案件的
有人拿这个本和头颅比,这个本比头颅优秀很多
头颅一部分的案件,需要你去理解设定,部分案件还 需要你开脑洞
写纯本格,让玩家开脑洞是很不友好的。
你就根据物理规律,数学逻辑,几何变换,时间线推 理来写,一样能写的很出色
当然这个本也有一如既往的灰烬味道,有反转,不过
反转并不需要推翻之前的逻辑
无非就是做一个排序,然后再对案件一些细节,进行 进一步推理
玩家就没有必要重新打破之前的逻辑推论,这一点比 《诡计患者》,《十字馆》之类的,好太多了
《诡计患者》就让人十分崩溃,盘了一轮,手法都不 成立,想新的,长时间下来,会让玩家十分疲惫
《北宋》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因为第二轮的反转只 是重新排序,之前的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只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补充即可
版权保护: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jbsxy.cn/a/5581.html